“乱占耕地三年,三天彻底解决!”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但提及那起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得到彻底整改的事情,土壤保护专家王贵满还是能说出当时的很多细节。
2021年9月,梨树县纪委监委针对22处“大棚房”问题以及其他乱占耕地违建问题,集体约谈有关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并召开现场会进行“回头看”,面对面、实打实、最直接、最有力地“点”问题、“盯”整改。其间,针对梨树兴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违规占用1000平方米耕地建设停车场,采取在46.5厘米厚砂石白灰硬化层上覆盖20厘米厚浮土的方式进行虚假整改问题,组织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和梨树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现场办公,当场监督重新进行彻底整改,并专门请来王贵满等土壤保护专家进行评估鉴定,用3天时间解决了该公司乱占耕地3年久拖不决的问题。
王贵满,吉林省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今年62岁,干农技推广工作近40年,任站长27年。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明确要求推广的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即秸秆覆盖地表、免耕少耕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就是王贵满与科研人员一道探索形成的。这两年,正是“梨树模式”升级推广的关键时期,为了黑土地保护,组织上批准他延迟退休。
王贵满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赶上了黑土地保护的好时候。”他所说的“好时候”,指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黑土地保护政策密集出台。2018年,吉林省颁布实施国内首个黑土地保护条例。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将黑土地保护上升为国家工程。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国完成黑土地保护利用的任务和目标。所有这些,都让曾经为“黑土地变薄变瘦”感到“心疼”的王贵满心安了。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粮食大丰收。王祝伟/摄
对王贵满来讲,如果说好政策是“主心骨”,那么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政策落实则是“定心丸”。“着重发现黑土地保护方面的问题线索,始终保持高压震慑,是监督保障‘梨树模式’推广的重要一环。”吉林省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有关同志表示,加大这方面违纪违法问题的惩治力度,本身就是给黑土地“大熊猫”的“保姆”站台撑腰。有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保障做后盾,土壤保护专家以往面对破坏黑土地问题时身单力孤、有心无力的境况得以根本扭转。
“我们推广站的科技人员和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一起组成黑土地保护督导组,深入乡镇村屯,分片监督调研,以前很多推进不了的事情都落实了。”王贵满介绍,近两年,梨树县纪委监委成立了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工作组,邀请县农技推广站的科技人员参与其中,针对监督调研中发现的秸秆还田不力问题,约谈相关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督促落实监管责任,监督保障“梨树模式”顺利推广。
如今,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吉林省已有2875万亩耕地推广应用了“梨树模式”,一片片黑土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的“饭碗田”。(史一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