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系统观念 强化体系思维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24 10:15: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纪检监察机关作为重要的政治机关,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着力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立足自身职能职责,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强化体系思维,推动健全布局合理、内容科学、要素齐备、统一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聚焦监督这一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健全系统集成、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聚焦监督这一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围绕“国之大者”突出政治监督、加强日常监督、做实专项监督。要以构建大监督体系试点工作为切入点,坚持“由专而全、上下协同”的总体思维,强化纪委监委监督的协助引导推动作用,坚守“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以统筹“四项监督”为支撑,深化运用“1+1”“1+N”“1+X”工作机制和“4+2+Z”联动模式,做实监督职责、提升监督能力、发挥监督效能,推动“四项监督”在决策部署指挥、资源力量整合、措施手段运用上更加协同,进一步健全完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要突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运用“五化”闭环工作法,科学绘制监督体系架构图、工作运行图,探索实施“一个推动、两个整合、三个聚焦”的工作思路,主动对接相关责任部门,制定出台《协作配合工作办法》,加强载体平台设计,引导推动各类监督主体与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主干”对接、发挥作用,推进纪检监察监督这个“小系统”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这个“大系统”有机连接起来,实现力量整合、工作融合,加快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大监督体系,共同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络,真正实现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和有效性。要把监督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聚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贯彻“三新一高”、实施“十四五”规划,聚焦“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两确保一率先”等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开发区、安全生产、医保、供热等领域专项整治,有效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任务,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责任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链条,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发挥政治监督、思想教育、组织管理、作风整治、纪律执行、制度完善在防治腐败中的重要作用,打好总体战。要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以“四个零容忍”“三个决不让”的坚决态度反腐惩恶不动摇,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治理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决不让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要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作用,抓住健全党领导反腐败斗争责任体系、完善防治腐败滋生蔓延体制机制、建立腐败预警惩治联动机制“三个支点”,把反腐败斗争同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贯通协同起来,健全管权治吏体制机制,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同发现问题、推动整改、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治理腐败效能,推动构建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反腐败工作格局,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要深化标本兼治,完善“一体推进”的有效载体和实践途径,打通“三不腐”内在联系,探索三者贯通融合的有效载体,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推动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突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健全科学严密、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突出制度建设主线,坚持守正创新、破立并举,围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内控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纪检监察制度体系。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不断健全符合纪检监察工作规律的组织制度、运作方式和审批程序,坚持制度制定和实施一体推进,统筹做好法规制度立改废工作,进一步完善和执行《通化市纪委常委会工作规则》《常委(委员)+工作实施办法》《派驻机构工作规程》等制度规定,全面理顺工作职责、程序、机制,做到到位不缺位、定位不错位、守位不越位,确保各项工作更加精准、更加深入、更加高效、更加有力。要围绕省委“基层建设年”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基层监督提质增效,坚持责任落实到位、压力传导到位、任务完成到位,做到形式、内容、体系、效果都走在前列。积极构建一贯到底的指挥体系,强化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分类施治,推动对反映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信访举报“接诉即办”,加快“收与办”“办与结”的有效衔接,做到即收即办、快查快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推动基层监督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要始终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将政治思维、政策思维、纪律思维和法治思维贯通起来,强化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做到纪法双施双守,进一步健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运行规范及操作流程,完善纪检监察法规制度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纪检监察理论体系,锤炼依规依纪依法履职“内功”,坚决防止和纠治“灯下黑”,做对党忠诚、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卫士。同时,积极探索加强协作配合的制度机制,研究制定《关于查办党员和公职人员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协作配合办法》等工作规程,有效提升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衔接配合的“外功”,促进执纪审查与依法调查、执纪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对接,推动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系统联动、能动有效的制度执行机制,进一步提高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作者邢平系通化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责任编辑:吉林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