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巡视巡察 > 巡察工作

舒兰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 扎实开展对村巡察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8 12:24:00

  今年以来,舒兰市坚持把巡察村级党组织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对村巡察有效路径,明确对村巡察工作举措,边探索、边总结、边实践,努力实现对村巡察精准化、精细化、一体化,有效提升村级巡察质效。

  分类施策 推动巡察全覆盖

  “为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我们一定严肃财经纪律,将其作为典型问题在全镇通报,同时开展村级财务管理培训,全面落实村级财务监管措施。”朝阳镇主要负责同志表示。4月15日,巡察组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和使用情况进行巡察时发现,该镇双兴村三社全户消亡承包资金2.28万元全部滞留于社主任马某处,对此问题向镇党委下发立行立改通知,规定完成时限,目前马某将滞留承包金全部上交镇综合服务中心代管。

  为切实提升村级巡察穿透力,更精准、更深入发现村级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委巡察机构对全市乡镇(街道)及所辖行政村总体情况进行调研,积极与组织、信访等部门沟通,综合考量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人口情况、产业项目等因素,将全市212个行政村划分为重点类和一般类。3月,十五届市委第七轮巡察以村级项目数和信访量作为切入点,将重点村比例提升至28%,对经济体量大、居住人口多、项目产业多的重点村开展直接巡察,驻点时间不少于7天;对经济体量小、居住人口少、项目产业少的村采取“乡村一体巡”的方式,驻点时间不少于3天,防止平均用力“一刀切”,以差异化巡察方式高质量推进村级巡察全覆盖。截至8月初,共发现村级问题1250个。

  规范流程 确保问题抓得准

  坚持探索村级巡察机制。该市制定《关于对村(社区)巡察工作机制》《舒兰市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巡察监督工作流程》,打牢对村巡察规范化基础。在领导小组成员开展经常性的实地指导基础上,制定《村(社区)巡察监督重点指引》和村巡察重点走访提纲、村级个别谈话参考、惠民政策落实要点、村务公开走访要点、“三资”管理走访要点等,细化“四个聚焦”监督重点,系统推进发现问题具体化精准化。

  同时,探索建立问题线索研判机制,精准提升问题线索成案率。建立市纪委监委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担任不驻组的巡察组副组长工作机制。十五届市委第七轮巡察选派6名市纪委监委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嵌入各巡察组,对巡察组发现的村级问题线索进行实时分析研判,审理室和案件监督管理室进行同步指导把关,以“边巡边移”形式在巡察期间向市纪委监委移交村级问题线索78件,已立案30件30人,党纪处分1人,组织处理2人,线索质量显著提升。

  闭环整改 增强群众获得感

  “这回不漏水了,我也能睡个安稳觉了。”七里乡新民村村民刘云祥满意地说。6月5日,巡察组针对农村饮水设施管护情况入户走访时发现,村民刘云祥家入户管道漏水,导致室内地面渗水、墙体受潮发霉,这事成了压在刘云祥心头的一块石头。巡察组将此问题反馈给乡党委。乡党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勘察维修,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以巡察整改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

  聚焦镇村整改“一体化”。市委巡察机构从立行立改、巡后整改以及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反映问题整改方面多维度做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领域问题作为整改监督重点,强化对村巡察整改的统筹指导,对村级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求乡镇(街道)相关负责同志牵头负责、职能科室具体指导整改,形成镇村两级系统整改格局,力争“短平快”解决群众身边问题,及时让群众看到巡察成效。

  此外,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反映民生问题,受理并及时办结“村社饮水安全、村排水沟堵塞”等村级问题10个。在镇村两级系统整改方面,十五届市委第五轮对村巡察整改工作中,由乡镇(街道)指导推动村级整改问题14个。

责任编辑:吉林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