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2023年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一体推进“三不腐”工作综述
“通化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赵正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吉林市政府原党组成员李洪信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原党组书记、厅长黎海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省纪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召开后,省纪委监委网站3天内密集发布3名省管干部被查消息,重拳反腐、震撼人心。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2023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有力遏制增量、有效清除存量,持续增强不敢腐的震慑效应
2023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1381件、处分9719人、移送检察机关469人。在强大震慑和政策感召下,254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684人主动交代问题……数字背后,是雷霆之势惩贪治腐的高压震慑,也是靶向发力铁面执纪的具体举措。
以查办案件“破冰”“开路”,持续释放一严到底、毫不手软强烈信号。省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省管干部40人,严肃查处王库、黎海滨、赵正军等“一把手”腐败案件,严厉惩治张玉广、图门、王燕铭、富原等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深挖彻查王顺军、李洪信、焉再鹏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问题,始终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
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实现个案清除向系统整治提升转变。省纪委监委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部署,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医药等领域专项治理;立足我省实际,深化供热、“学生餐”、国有资产清查等领域专项整治,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腐败,一项一项盯住抓、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攻。
以惩治“蝇贪蚁腐”解决急难愁盼,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常态化推进“惩腐打伞”,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285件,处分3099人。省纪委监委持续推进群众反映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信访举报“接诉即办”,全省受理相关举报3566件、立案798件、处分1067人。
“我们围绕群众关心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征地拆迁、饮用水安全等问题,扎实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的力度和温度。”长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白山市纪委监委聚焦社会福利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已经查结的举一反三,对正在处置的重点督办,共起底问题线索257件,立案审查调查8人,推动整改问题9个,以民生“小切口”回应群众“大关切”。
——前移反腐关口、深化源头治理,持续提升不能腐的制度效能
“省教育学院原副院长杨玉宝案虽然案情并不复杂,但暴露出基础教育领域诸多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查找原因、完善治理。”近日,省纪委监委召开省教育学院原副院长杨玉宝案以案促改工作推进会。
在查办杨玉宝案件时,省纪委监委深查一步、深挖一层,从体制机制和政治生态上查找堵点淤点,分别向省教育厅、省教育学院下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完善基础教育领域治理。省教育厅、省教育学院出台制度13项,组建798人的授课师资库,中小学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管理职能机构设置更加科学、权责更加清晰、运行更加顺畅。
工作实践中,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查办案件与以案促改统筹谋划、同步推进、一体实施,推动健全制度、深化改革、系统治理。
“某县殡仪馆馆长陆某被查处后,我们指导县纪委监委深挖彻查行业主管部门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对县民政局主要负责人采取留置措施,指导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据通化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以此为契机,启动为期一年的全市殡葬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为一体推进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衔接,吉林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查办留置案件同步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办法的补充意见》《关于查办第二种形态、第三种形态案件以案促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把查办案件与堵塞漏洞、强化监督、完善制度、推进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以案促改工作整体效能。
图为吉林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开展查办留置案件同步以案促改工作专项监督检查,引导和推动全市以案促改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在严惩腐败、清除土壤的同时,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查处受贿与惩治行贿相促进、境内反腐与境外追逃相贯通,形成惩恶扬善、纠治并举的良性循环。全省立案审查调查行贿人员403人,完成省级行贿人信息库建设,强化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着力清除危害政治生态的重要污染源。强化反腐败追逃追赃工作,共追回外逃职务犯罪人员15人,对47023名同级管理干部开展“一人多证”专项清理工作,集中开展“利用境外项目佣金中介费牟取私利”专项整治等工作,让已经外逃的无处藏身,让企图外逃的丢掉幻想。
——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持续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2023年11月30日,省纪委监委联合省妇联共同开展“廉洁吉林·清风传家”全省新提拔省管干部家属廉政教育活动,79名省管干部家属参观“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优良家风”主题展览,现场聆听杨靖宇将军后人讲述红色家风故事。“要从我做起,共建廉洁家庭、清廉家风,助力党风政风社风更加好转。”干部家属在谈及参与活动后的感受时表示。
图为省纪委监委联合省妇联开展“廉洁吉林·清风传家”全省新提拔省管干部家属廉政教育活动,推进领导干部清廉家风建设。
一体推进“三不腐”,不想腐是根本。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体、贴近个体、丰富载体,统筹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纪律教育、廉政教育,以形式“创新”推动效果“走心”。省委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分级分类警示教育的意见》,明确挖掘案例资源、注重平台建设、坚持文化引领等6项重点任务。省纪委监委细化实化贯彻《意见》的具体举措,紧盯重点领域、固定群体、关键岗位、要害问题,运用“433”模式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持续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可及性、实效性。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在全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议上,播放的警示教育专题片《警醒·2023》,深入剖析了近年来省纪委监委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令人震撼、发人深省,为“关键少数”敲响知畏知止、自省自重的警钟。同时,省纪委监委持续丰富教育形式,举办“廉政教育大讲堂”,全年共授课80余节、近1.3万人接受教育;办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廉政教育展览,累计接待560余场、2.2万余人参观;开展“廉洁吉林·纪法同行”全面从严治党知识答题活动,累计答题577万次……真正把党的纪律建设融入日常、严在经常,推动他律向自律转化、自律向自觉升华。
“我们推动党委宣传、组织部门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协调25家省直责任部门单位,深挖吉林地域优势,厚植廉洁文化底色。”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压实责任、多方联动,形成资源共享、力量整合、协同共建的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格局。与此同时,省纪委监委强化廉洁理念传播,在“廉洁吉林”微信公众号先后展播190部廉洁文化作品,推动形成崇廉尚洁的价值取向。
有生机、接地气的廉洁文化更能引发心理共鸣。延边州纪委监委着力打造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和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洁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形成廉洁文化建设全域推进、全面共进态势。辽源市纪委监委打造“廉洁文化主题车厢”,把公交车变成流动的廉洁文化宣传窗口,助力干部群众“开门进廉、关门拒腐”。
图为在珲春市纪委监委推动下,圈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与珲春市检察院共同开展廉洁读书分享会活动,提升干部廉洁意识。
风雨兼程赶考路,击鼓催征再出发。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立足新的实践,坚持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王卉 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