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国之大者” 强化职能作用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2023年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政治监督工作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26 22:02:00

  寒冬时节,吉林省广袤肥沃的黑土地在秸秆覆盖下正酣然沉睡,为接下来的春种秋收蓄势待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对保护黑土地和维护粮食安全的殷殷嘱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专项监督,立案1844人,通报典型案例56起73人,推动党委政府和监管部门履职尽责,监督保障粮食丰收、颗粒归仓。

  从助力黑土地保护利用监督,到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再到推动政治监督实施意见落实到位……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提供坚强保障。

  紧扣职责、见人见事,以具体求深入,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生动实践

  新时代强化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是推动全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用“六个如何始终”对大党独有难题作出深刻阐释,突出强调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展现新气象。2023年初,省纪委监委协助省委部署推进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并将其纳入政治监督范围,协调省直相关部门细化具体措施,深化自我革命吉林实践,努力形成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

  据统计,2023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精神和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加强监督,全省纠正各类问题5898个。

  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务必做实、不能空转。在实践中,对照2023年度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施工图”,省纪委监委建立“分施工图”,将政治监督的任务、对象、内容、标准明确具体,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能责任,紧密联系实际把党中央大政方针一项一项落到实处。

  “去年,我们会同省委督查室成立3个工作组,聚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精神、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耕地保护专项监督等9个方面内容,赴全省各地区及12个省直部门了解重点任务推进情况。”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发现的58个问题,在向事涉地区、部门反馈的同时,同步转交行管部门,推动整改到位。

  2023年汛期,我省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河流洪涝、农田内涝等汛情灾情。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成立232个工作组,围绕风险隐患排查、物资保障储备等重要事项全方位开展督导检查,监督推动防汛救灾工作有序进行。针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防汛物资管理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够严格等4个方面问题,推动相关部门进行全面整改。

  “以前黑土地变薄变瘦让人心疼,如今‘梨树模式’下的黑土地保护,不仅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通过减肥减药来减少生态破坏,又能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介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总结推广“梨树模式”、保护利用好黑土地和走好农业合作化道路,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专项监督,推动压实责任、强化监管、堵塞漏洞、完善治理,共起底相关问题线索6165件,开展调研监督570余次,推动问题整改872个,重点发现和查处“梨树模式”推广方面不作为、乱作为问题158个,助力“梨树模式”在黑土地“生根发芽”。2023年,全省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300万亩以上,实现5年翻一番,居全国第一位;建设高标准农田791.2万亩,新增盐碱地改造耕地25.4万亩。

  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粮食购销关键环节,深挖问题线索,严查典型案件、“窝案”“串案”“一把手”案件,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切实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专项整治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07件561人,涉案金额近1.7亿元,追赃挽损5512万元。

  “我们既坚持‘当下改’,又注重‘长久立’,督促推进完善制度政策,推动粮食监管体制机制改革,19家省属粮库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据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整治共推动出台了《吉林省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标准实施办法》《吉林省省级储备粮代储企业选定工作制度(试行)》等20项省级规章制度,健全完善651项储粮管粮制度。对15家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4家基层单位开展实地督导检查,谈话80余人,现场纠正问题54个,进一步压实责任,持续巩固治理成效。2023年,全省粮食喜获丰收,总产量达837.3亿斤,创历史新高;粮食商品率达91.6%,位列粮食主产省第一位。

 

  四平市纪委监委立足黑土地保护“国之大者”,探索打造“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示范工程,2023年,共立案173人,留置15人,移送司法机关9人,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保障粮食丰产丰收、颗粒归仓。图为秋收时节,梨树县郭家店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庆丰收场景。(李坤/摄)

  聚焦关键、靶向施策,以精准求实效,对重点人重点事问诊把脉开方

  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做实政治监督的关键环节。一年来,省纪委监委紧盯“关键少数”,以调研谈话监督为主要抓手,全面了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要求、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等情况,督促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履职尽责、廉洁从政,发挥“头雁效应”、带动“绝大多数”。

  “纪委监委同志对我的教育提醒非常及时,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我将举一反三、深入整改……”一些被谈话的领导干部深感压力。针对不同对象,省纪委监委量身定制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任务书。2023年,省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共谈话12名省级领导同志、118名领导干部,反馈问题417个,提出意见建议302条;全省累计谈话11867人次,反馈问题9846个,提出意见建议8677条,推动一级监督一级不折不扣、心无旁骛完成党的使命任务。

  吉林市纪委监委将开展谈话监督作为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要举措,制定《吉林市纪检机关开展“三书一函一谈”监督工作的办法(试行)》,一年来完成对102名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单位)“一把手”调研谈话监督工作,深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图为市纪委监委向市应急管理局干部发放“三书”中的纪律作风建设提示书。

  监督推动责任落实,既要抓住关键人,又要抓住关键事。省纪委监委聚焦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开发区、医药等领域专项治理,制发工作建议9个,采取试点监督、专项监督、督办领办等措施,坚决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落实。据介绍,在安全生产领域专项治理中,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新收集的问题线索498件,立案19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3人,组织处理913人,约谈提醒1573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完善制度机制566项。

  压实责任需要精准问责。针对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不力,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以及中央审计、环保、财政反馈问题,围绕违规转移财政资金、违规举债、违法用地、项目闲置、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等,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精准规范开展追责问责,发挥问责利器作用,以有效问责强化责任担当。

  长春市纪委监委及时纠治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严肃整治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督促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以有力政治监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图为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实地走访某重点企业,收集企业发展难题,积极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加以解决。

  融入日常、做在经常,以常态求长效,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监督持续发力

  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把政治监督贯穿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以有力有效日常监督促进各项部署落实落地。实践中,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把政治监督与查办案件、日常监督、巡视巡察等工作结合起来,让党员领导干部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

  ——坚持与查办案件结合,围绕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全省立案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案件65件,处分87人。尤其注重以“全周期管理”理念,对政治监督中发现和查办案件背后的问题,深挖根源、靶向治疗,推动全面优化政治生态。

  ——坚持强化正风肃纪,围绕促进政令畅通、环境优化,全省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417起、处理2056人,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966起、处理1164人,出台《吉林省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企服务“十严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松原市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检查,采用明察暗访、电话回访、跟踪督办等方式,下沉企业和服务窗口等一线,严肃处理推诿塞责、服务效率低下、利用职权干预市场主体正常运营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图为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就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安全生产等工作到某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实地走访调研。

  ——坚持监督执纪为民,围绕保障党中央惠民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常态化推进“惩腐打伞”,全省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285件,处分3099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坚持深化政治巡视,围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改革、促进发展,通过开展常规巡视发现问题2000余个;开展省委第一轮巡视整改成效评估,对37个被巡视党组织整改情况跟踪问效,推动解决问题231个,层层压实整改责任。

  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加强监督检查,继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提供坚强保障。(田丹盟 李金航)

责任编辑:吉林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