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村(社区)监督工作联络站共发现问题线索89件,推动解决问题8298个。”
“严肃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93个,追责问责97人。”
……
继往开来又一年,这些数据背后,彰显着通化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正风肃纪反腐的坚定决心。回望2023,市纪委监委着力推进市县两级纪检监察工作“提质增效年”行动,在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中淬炼忠诚品格、严实作风,以全市“一盘棋”理念,深入践行“四个聚焦”,全力绘制激浊扬清、清风朗朗的生动画卷。
强化政治监督 服务保障通化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市纪委监委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把党章作为每次常委会会议前必学内容,由班子成员带头逐章逐条逐句学习,示范引领全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在常学常新、常思常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扎实的理论武装,促进了政治上的坚定,体现在高质量的履职尽责上。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胸怀“国之大者”“市之要务”强化政治监督,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
——紧盯护航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制定出台政治监督“十条措施”,运用项目化、清单化监督解决问题207个;协助市委制定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五张责任清单”,突出加强对管党治党、履职用权情况的监督,开展谈话监督474人次,提出建议1457条,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担当尽责、做好表率。

2023年7月12日,通化市纪委监委召开座谈会,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紧盯护航平稳健康经济环境,出台《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20条》,建立纪企信访举报“绿色通道”和营商环境监测机制,精准运用“办不成”事项扫码平台,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实际问题176件……一系列暖心举措、实招硬招,保障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

通化市纪委监委结合全国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试点工作,召开营商环境效能监测点座谈会,向参会企业家发放《关于监督推进“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提升服务企业质量的工作方案》等文件资料。
——紧盯护航“三新一高”发展战略,对156项国有基金(资产)开展清查复核,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深入开展人参产业、冰雪旅游调研监督,接续开展医保、医疗、医药3个专项整治工作,以有力监督推动通化“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
一体推进“三不腐” 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调动全县力量投入到这些‘大项目’中去,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给党的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一想到这些,我就痛心疾首、追悔莫及。”某县原县委书记陈某在被留置期间,谈到他曾强行推进的“政绩工程”“半拉子工程”时,声泪俱下。
雷霆所向,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2023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802件,处分716人,留置67人,移送检察机关38人,释放了反腐败斗争一刻不停、永远吹冲锋号的强烈信号。
坚持以系统思维惩治重点领域腐败。深入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专项监督,以查办盗采“草炭土”、耕地占补平衡问题为突破口,立案查处105件92人,移送检察机关8人。主动协助市委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严肃查处某集团高管及相关人员靠企吃企、侵吞挪用国有资金等突出问题,推动完善选人用人、投资融资、监督监管等制度机制15项,有力保障国有企业合法经营、健康发展。
严的基调,还体现在防患于未然。2023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426人次,其中第一、二种形态占93.25%,实现由“惩处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
反面警示、正面引导,强化不想腐的自觉尤为重要。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分级分类警示教育,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转变,依托东北抗联精神、杨靖宇精神等红色资源,积极挖掘廉洁元素,讲好廉洁故事,着力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廉洁文化建设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
坚持靶向纠治 持续转作风提效能暖民心
进价1200元的骨灰盒翻倍卖出;寄存骨灰必须在本馆购买骨灰盒……针对某县殡仪馆偏离公益属性、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市纪委监委坚持“接诉即办”、挂牌督办,严肃查办殡仪馆馆长陆某违纪违法案,并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殡葬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综合运用“一书一函一通报一检查”方式加强日常监督,组织开展交叉互检、专项检查36次,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113个。出台快查快办工作办法,坚持“风腐”同查,深挖腐败背后的作风及违规吃喝问题,促进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善向上。
群众关注什么、反对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市纪委监委部署开展“两整治、两增强”专项整治,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粮食购销、安全生产等领域专项整治,联动开展低保、供热、“学生餐”等民生领域整治,全市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56个,处理172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通化市纪委监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深入供热企业,围绕燃煤储备、设备运行、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和矛盾化解等各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
不断释放从严纠治的强烈信号,全市公开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批42起45人。综合施治促进常态、形成长效,推动各级党组织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政府职能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形成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浓厚氛围。
从严监督约束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
“通过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不仅了解民情民意、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使我们认识到了纪检监察工作的价值,更坚定了今后把民生实事办出力度、深度和温度的决心。”市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工作人员在大走访大调研总结交流发言时说道。
为厚植为民情怀、推动破解难题,市纪委监委以“走百村进万户、听民意促振兴”为主题,深入789个村(社区)9175户进行大走访大调研,发现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人居环境等方面问题983个,在“四下基层”中切实增强了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和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通化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在“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中,深入辉南县朝阳镇向阳村了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
深入推进“能力作风提升年”,市纪委常委会以上率下,坚持每月开展集体学习,组织班子成员讲堂、业务骨干讲堂27期,定期组织理论业务知识测试,带动市县两级纪检监察干部思想、理念、方法、能力整体提升。严之又严教育管理监督制约,深入开展违规办案、纪律作风问题等专项整治,推动问题整改1652个,建章立制104项。
行至半山不止步,中流击水再出发。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忠诚履职,担当作为,纵深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开创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庄宏娇 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