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
推动形成遵规守纪高度自觉
省纪委监委宣传部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纪律严明是党的显著特点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省纪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进一步释放了纪律建设极端重要的强烈信号。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结合我省实际,把强化纪律教育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以实际行动推动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覆盖“绝大多数”,以日常教育推动形成学习党纪重修为的思想自觉
党的纪律具有强制性,但又必须建立在党员干部的高度思想自觉上,必须靠经常性教育增强心理认同。要将日常学习、宣传普及、谈话提醒作为纪律教育的“规定动作”,抓早抓小、抓常抓长,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真正把党章党规党纪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要做实常态学习教育。党性锻炼不是一阵子的事,学习党章党规党纪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要办好廉政教育展和廉政教育讲堂,持续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把党章党规党纪学习作为必修课,开展集体学习研讨和个人自学;依托“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纪律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将党章党规党纪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常念紧箍咒,让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
要做实党纪宣传教育。加强纪律建设不能搞不教而诛,党规党纪宣传必须绵绵发力、久久为功。要依托纪委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纪律教育专题专栏,常态化宣传党章党规党纪。继续组织开展“全面从严治党知识答题”活动,通过正反结合方式宣传纪法知识。积极推动在全省公益广告大赛中设立廉洁文化主题,把严的要求广而告之。针对节日期间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易发多发的违纪问题,通过图解、动漫、微视频等形式,严明纪律要求,持续引导党员干部树牢纪律意识、规矩意识。
要做实谈话提醒教育。纪律教育必须管在经常、严在日常,寓于日常监督管理。在常态化开展政治生态调研、专项监督检查、列席民主生活会等过程中,发现党员干部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轻微违纪问题的,要及时约谈提醒、批评教育。在初核谈话、执法取证谈话、询问等环节中,要讲透全面从严治党形势,讲明党的纪律要求。在审查调查工作中发现其他党员干部存在轻微违纪违法问题的,要作为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处置,并耐心细致做好教育工作,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错误”,让办案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坚持“分级分类”,以警示教育推动形成敬畏党纪守底线的思想自觉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身边人出问题,教训更深刻、震慑更直接,也更能引起警醒和反思。要把开展分级分类警示教育作为强化纪律教育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体、贴近个体,开展常态化、精准化、特色化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案明纪、醒悟知止。
要突出“三类教育重点”。警示教育不能搞“大水漫灌”,因人施教,才能“对号入座”。要紧盯“关键少数”,协助党委召开警示教育会议,督促指导发案单位党委(党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适时召开处分决定书和纪检监察建议书宣布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党校针对领导干部办好“廉政一日”课程,勤打“预防针”,绷紧“纪律弦”。要紧盯年轻干部,开展专题廉政教育活动,通过编印教育读本、制作教育专题片、参观专题教育展等方式,帮助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要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选取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制作廉政教育读本,引导党员干部常思党纪之严、保持敬畏之心。
要用好“两种教育方式”。教育方式用心,教育效果才能走心。要不断创新纪律教育方式方法,开展“点穴式”教育,及时发布党员干部接受审查调查信息和党纪政务处分信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以及各领域、各系统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通过点名道姓曝光、以点带面同类案件同批曝光、紧盯节日节点集中曝光等方式,找准教育着力点,精准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开展“现场式”教育,积极同人民法院、监狱管理部门建立协作机制,探索运用法庭、监狱等场所开展警示教育,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且被审查调查人真诚认罪悔罪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安排同级别、同岗位党员干部旁听庭审、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零距离”接受教育、“面对面”即时警醒。
要深挖“三类教育资源”。查办案件不是最终目的,将案件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用案件背后的深刻教训去教育保护更多干部才是根本。针对个案,要形成案件剖析报告,分析党员干部腐化蜕变的原因,概括违纪违法行为的性质、特征,阐述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总结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系统典型个案的突出特点,深化举一反三,形成重要警示。针对被审查调查人,要指导其认真撰写忏悔书,深挖自身腐败堕落的思想根源,反思滑坡犯罪的心理轨迹,自述违纪违法的沉痛教训。针对系列腐败案件,要形成专题剖析报告,总结共性特点、核心问题,指出深层原因、突出危害,明确整改要求、意见建议,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治理一域。
强化“正向引导”,以示范教育推动形成勤廉从政作表率的思想自觉
加强纪律教育,既要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要激发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要注重培树宣传勤廉典型、加强廉洁文化引领,促使党员干部坚守清正廉洁价值观念,忠诚履职、担当作为。
要引导党员干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哲理、精神力量和文化滋养,是党员干部正心明德的重要源泉。要深入挖掘各地历史文献、文化经典、文物古迹中的廉洁思想,整理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汲取崇德尚廉、廉政为本、持廉守正等传统廉洁文化精华,推出一批具有“存史、资政、教化”作用的优秀成果,引导党员干部以贤为镜、见贤思廉,保持做人干事的精神风骨。
要引导党员干部从红色文化中传承廉洁基因。红色文化滋养看似久远无形,却可明心正身。要依托吉林“三地三摇篮”等红色资源,不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从革命先辈遵规守纪的事迹中,感受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要注重发掘总结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历史和经验,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传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不断增强意志力和自制力。
要引导党员干部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获得精神激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关系新时代人心凝聚,需要通过榜样力量来演绎诠释。要注重在基层实践、监督调研、审查调查中发现勤廉守纪的典型,深入挖掘总结先进事迹;要开展弘扬清廉家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集中选树宣传一批清廉家风类“最美家庭”;要坚持培育新典型与学习老典型相结合,持续讲好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勤廉模范的感人故事,让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带头践行和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