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击破难题 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25 14:34:00

  “马书记,咱们村今年应该加大村里册外地承包费的清收力度,通过公开发包的形式对外承包种植,这样做既能增加发包的透明度,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大安市红岗子乡南岗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监督职能,向村委会提出合理化建议。村委会根据分析研讨,积极采纳了此项建议。在经过认真排查后,发现共有570余亩册外地未缴纳承包费,涉及金额5万余元,现已全部收缴,实打实地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2024年,大安市纪委监委持续探索“乡镇(街道)纪(工)委+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模式,整合乡村监督力量,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形成上下联动监督格局,着力破解“三个难题”,以高质量监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聚焦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角色定位不准问题。“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实际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顾虑可以大胆地提出来,不要怕得罪人,村党支部书记也不要有抵触情绪,可以把有效监督当作你们的参谋助手,也是为了让你们在工作中少犯错误。”市纪委监委开展调研指导,与村(社区)干部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直面问题交流探讨,引导村(社区)干部转变观念、主动接受监督。鼓励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打消顾虑、大胆监督,统一思想,同向发力。同时,指导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成员“点对点”交流谈心518人次,为其鼓劲“撑腰”。

  聚焦不会监督、监督不到位问题。市纪委监委围绕村级权力运行关键环节,研究制定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图,列明监督重点内容,推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照单履职、“按图施工”。指导乡镇(街道)纪(工)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调整监督任务清单、建立监督台账。围绕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法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财务管理、惠农惠民政策等方面内容,组织各类培训101次、参加人员1045人次,对监督重点、难点、薄弱点业务指导345次,切实克服监督员“本领恐慌”问题,提升监督水平。

  聚焦协作配合监督机制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市纪委监委围绕制度执行强化督促指导,推动乡村两级监督工作人员根据《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协作配合的办法(试行)》,落实职责,捋顺关系,促进村务监督工作责权明晰、运行有序。督促470名监察联络员按照《村(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工作办法(试行)》,明确的12项监督职责、4种工作方式,对村(社区)事务进行全天候监督,提升监督效果。指导乡镇(街道)完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管理考核办法》,把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履职情况纳入村(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对考核优秀的村(居)专职干部作为年度考核优秀建议人选,对履职不力或不正确履职的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整改,以严格的考核促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监督前哨”作用。“制度机制为监督工作提供了依据,明确了‘干啥、咋干’,激发了我们的工作热情、责任意识,大大提高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叉干镇庆学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说。(刘海深)

责任编辑:吉林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