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环境优则企业兴。今年以来,延边州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强化监督,深入开展破坏营商环境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紧盯政策落实、涉企服务、行政审批等关键环节,持续治理突出问题,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以有力监督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上半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质效双升的良好局面。
靶向发力以案开路 坚决清除“绊脚石”
腐败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查办案件破题开路,紧盯营商环境问题多发频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严肃查处政商勾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
开发区建设资金密集,土地开发集中、重大项目云集、享有诸多优惠政策和管理自主权,在促进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开发区腐败问题特点,聚焦土地出让、项目审批、规划管理等重点环节,靶向发力,严肃查处官商勾结、利益输送、以权谋私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相继查处和龙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原主任金某、原副主任申某,汪清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原主任邹某、原副主任聂某等严重违纪违法的开发区党员领导干部。
“深入剖析这些案件发现,企业发展如果依赖‘找关系’,而不是提升自身竞争力,危害匪浅。”州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党员干部违规干预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助长歪风邪气,破坏政治生态,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和龙市纪委监委积极运用“党风+”协同联动监督模式,监督护航重大项目建设落地见效。图为和龙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联合驻市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对和龙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推进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保障项目建设廉洁高效安全推进。(郭宇/摄)
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开发区、招投标、基建工程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严查快处项目建设、债券使用、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等环节腐败问题,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截至9月末,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48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01人,43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75人主动交代问题。
专项整治纠风治乱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部作风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州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破坏营商环境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清除营商环境“绊脚石”,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全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桎梏。
围绕政务服务、执法监管、政策落实、政商关系、招投标等监督重点,及时收集信访举报、12345政务热线等渠道反馈的营商环境问题,着力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今年以来,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相关四风问题313件354人。
按照省纪委监委工作部署,州纪委监委扎实开展涉企为民服务领域专项整治工作,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涉企为民服务乱象、服务态度和能力、窗口设置和自助服务、服务事项和办事指南、基层为民服务等五方面问题,监督推动行业监管部门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截至9月末,全州共发现行风乱象问题573个,完成整改542个,追责问责行业监管部门33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6份,推动健全完善制度49项。

延边州纪委监委开展涉企为民服务领域专项整治,促进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图为州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到州政数局督促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徐萌/摄)
此外,州纪委监委通过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紧盯涉企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坚持靶向监督、强力办案、系统治理一体发力。专项行动中,全面起底涉企执法领域问题线索,建立专项台账,持续跟踪督办,共办理涉企执法领域问题线索59件。紧盯关键岗位,采取“室地联动+专案核查+交办督办”方式,对问题线索快速研判、精准处置。截至9月末,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立案50件5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人。针对行政执法人员利用职权对管理服务企业吃拿卡要等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7份,督促执法部门制定《涉企检查协调机制》《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机制》《行政检查责任追究与尽职免予问责机制》等48项制度,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推动建立亲清政商关系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既要清障,也要护航。为进一步厘清政商交往边界、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引导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州纪委监委制定出台政商交往“负面清单”,从13个方面明确了政商交往的“红线”和“底线”。
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紧盯政策落实、涉企服务等重点,全州纪检监察机关下沉一线开展蹲点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现状及诉求。在此基础上,举办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护航行动座谈会,现场交办调研收集的问题,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与企业共商解决方法、共谋发展之策,推动反映突出的问题高效办结。

敦化市纪委监委紧盯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后期发展全过程,通过“室组地”联动开展调研式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上向好。图为敦化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实地走访人参深加工项目,摸排惠企政策兑现、行业管理服务等情况。(张丹/摄)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向优,既要严肃追责问责,也要坚持标本兼治。州纪委监委深化以案促改促治,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案件、组织旁听庭审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规范与企业的交往行为,抵制“亲而不清”的歪风邪气。同时,充分运用澄清正名等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党员干部积极作为,敢于善于主动服务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强化监督,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周斌斌 王齐)